时下,“低碳经济”、“新能源□ 汽车”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。前不久刚◆刚落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,温家宝总理向全世界宣布了2020年中国单¤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~45%。不觉间,新能源时代正加速向我们走来。
回顾历史,1974年爆发第一次能源危机后,日本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和节油汽车工业,在1980年汽车销量超过美国;1990年第二次能▼源危机后,美国开始大力发展互联网,带动全球网←络经济的兴起。面对】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威胁,各国都把促进经济复苏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结合起来,把↓实现绿色复苏、绿色发展作为战√略重点。低碳技术、清洁能源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、就业增加,将成为拉动世★界经济从危机中走出的新引擎。
从我国能源结构来看,我国是典型的富煤、缺油、少气国家,发展大规模可再生新能源具有广ㄨ阔前景。目前,火力发电占比接近80%,电源结构很不合△理。未来,优先发展水电、核电、风电、太阳能◎发电、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势在必行。
新能源发展@是国家政策支持和关注的重点,中国4万亿々经济剌激计划中,近4成用于@ 发展清洁能源。仅2009年全国财政对于可再生能源的♀预算安排就达到了100亿元左右,比2008年高出60亿元左右。《新能源振兴规划》草案初稿显示,到2020年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将提高至约1.5亿kW;太阳能№光伏的发展目标为总装机容量2000万kW;核电运行装▃机容量达约8000万kW。
面对如此高速增长的市场,装备制造业,特别是机床工具行业是否♀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呢?
以风电为例,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较弱,许多技术需要依靠国外的研发机构来实现。
大型风力机组的总体设计和载荷计算能力差,控制系统、发电机、齿轮箱、轴承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差,风机的轴承、控制系统等零部件还需要从国外进口。海关数据显示╱,2009年上半年,我国共进口风力发电机组976台,总金额超→过9800万美元。数据背后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快而不强的现实——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,关键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。而制约的关键就是我们的制造工艺和加工装备相对落后。